|
一等奖 |
|
序 号 |
论文题目 |
作 者 |
1 |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逻辑探析 |
包文强 |
2 |
从皮诺切特到米莱——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得与失 |
辛建岐 |
3 |
数字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 |
温金燕 |
4 |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社交平台95后“搭子”关系资源的投入与回报 |
李冼卡特 |
5 |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文艺动员中的调适与整合——以晋察冀边区为中心的考察 |
邵文欣 |
6 |
价值迷思:“后真相”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
赖禹文 |
7 |
缔造媒介神话:“数字化崇拜”价值观念的生成逻辑、镜像本质与协调重塑 |
魏媛媛 |
8 |
数字资本主义场域下的空间叙事批判——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
孙仝 |
9 |
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中国式民主话语体系的再阐释与建构路径 |
周钰婷 |
10 |
春荒、土改和干部整顿:1948年陕甘宁边区对缺粮问题的应对 |
李嘉昕 |
|
二等奖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1 |
基于儒家道德反思的可持续人机伦理设计 |
康宁芮 |
2 |
大历史观视阈下建构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基石、逻辑向度和实践进路 |
翁诗雨 |
3 |
合法性与乡土性:基层环境治理中上访事件的响应策略研究 |
张曼 |
4 |
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文化基因 |
王易乐 |
5 |
西方身份政治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及应对 |
陈佳浩 |
6 |
全球南方参与全球治理改革论析 |
王天屿 |
7 |
毛泽东对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探索与启示 |
柴鑫鑫 |
8 |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外源性安全风险治理:模式缺陷与优化路径 |
翟阔 |
9 |
历史主动视域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作风的生成逻辑与历史作用探赜 |
房羽茹 |
10 |
红色革命历史图像叙事的分析维度 |
郝星宇 |
11 |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以《反杜林论》“共同道德”为核心的考察 |
林豪庭 |
12 |
论技术创新的资本主义界限与社会主义跨越 |
简荣玉 |
13 |
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逻辑 |
黄而彬 |
14 |
数智技术赋能协商民主全面发展的机理、挑战与路径 |
王心渝 |
15 |
文化虚无主义“智能”叙事的潜在趋势与危害纠治 |
李浩 |
16 |
机器伦理视角下人工智能对人际关系的挑战的探析 |
王雪琳 |
17 |
数字乡村与老年人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的动态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 |
苏钰婷 |
18 |
争取与瓦解:全面抗战时期“红黑点”运动研究 |
白金卓 |
19 |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理论体系与时代价值 |
王文辛 |
20 |
1915年抵制日货运动的媒体反映——以《申报》报道为核心 |
周家浩 |
|
三等奖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1 |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政治中的欧盟:动向、动因与挑战 |
李俐璇 |
2 |
法治化营商环境下“有为”政府建设的机理、困境与路径 |
张盈盈 |
3 |
新时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探赜 |
牛刚刚 |
4 |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正义之维 |
邢瑞敏 |
5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形态论析 |
王樊 |
6 |
建设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逻辑及优化路径 |
纪春兰 |
7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 |
陈璐 |
8 |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建设 |
乔泊瑞 |
9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
于晶晶 |
10 |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数字劳动异化问题研究 |
方俊杰 |
11 |
碳保险、政府奖惩机制与农业碳减排的演化博弈分析 |
闫家骏 |
12 |
何以赋能:数智技术助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机理、挑战与应对 |
樊志远 |
13 |
压抑性还是生产性?——对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国家权能的再审视 |
王博 |
14 |
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生命共同体”的哲学意蕴与实践导向 |
梅宜芳 |
15 |
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
王昊宇 |
16 |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兼论劳动与资本关系的“现实异化” |
何小青 |
17 |
美国智库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认知及启示 |
淡雨萌 |
18 |
近五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热点探析及趋势展望 |
韩玉坤 |
19 |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北地区妇女参政客观性研究 |
伍燕 |
20 |
青年社交新范式:“人设”交往 |
邱秀之 |
21 |
危机与救赎:青年“数字玄学热”的表征、困囿与引导 |
姜雯欣 |
22 |
遇变·识变·应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智能化传播的时代境遇、风险识别和应对转向 |
刘佳璇 |
23 |
意识形态风险视域下体育追星“饭圈化”的生成机制、现实表征及其消解路径 |
张慧惠 |
24 |
习近平关于保持历史耐心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及实践路径 |
包沅鑫 |
25 |
从“改旧”到“立新”:中国共产党在晋西地区统一战线政策的调整(1939—1942) |
何海涛 |
26 |
古今中西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超越 |
乔静宜 |
27 |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递进逻辑与推进路径 |
陈枫 |
28 |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张智飞 |
29 |
数字资本主义的景观异化危机及其应对 |
张宇、张浩瀚 |
30 |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
闫旭 |
|
优秀奖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1 |
曼纽尔·卡斯特的空间理论演变及其资本逻辑的深化 |
田一琦 |
2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意义、基本遵循和着力方向 |
杜若旗 |
3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结构转型的三维探析 |
张琦,何鹏 |
4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刘炳月 |
5 |
海外学者关于全球南方研究的述评 |
马一姝 |
6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需要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
王绪念 |
7 |
马克思人民民主思想的时代蕴含及其当代价值探赜 |
张维维 |
8 |
政党时间观下德国社民党未来愿景的政治困境 |
张倩 |
9 |
全球南方的时代价值 |
魏香钰 |
10 |
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对华竞争战略 |
罗艳 |
11 |
《布莱切利宣言》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
刘帅 |
12 |
数字包容型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建构与行动路向 |
于兴荣 |
13 |
资本主义父权制批判 |
樊佩云 |
14 |
习近平大农业观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践行路径 |
马亚妮 |
15 |
科技特派员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胜任力研究——探究陕西省科技特派员在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效能与优化路径 |
徐乐 |
16 |
西方主流智库涉华“一带一路”议题设置研究 |
李晓娟 |
17 |
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贡献及时代价值 |
张元力 |
18 |
习近平新时代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 |
况美霖 |
19 |
红色家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
王雪荣 |
20 |
陕西数字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分析及其经验启示 |
刘莹 |
21 |
邓小平“照辩证法办事”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学习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胡江南 |
22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与原创性贡献 |
任怡之 |
23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年国家自豪感的演变 |
郑明珠 |
24 |
智能时代城市空间生产的异化困境及其消解进路 |
吕越青 |
25 |
论青年恩格斯的历史观转折-基于曼彻斯特时期对于英国状况的考察 |
杨涵 |
26 |
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内涵、依据来源与新时代创新 |
谢银莉 |
27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内在逻辑探析 |
王瑜 |
28 |
青少年数字素养现状与培育研究 |
张楷旋 |
29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何以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 |
赵嘉琪 |
30 |
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理论贡献和时代价值 |
丁媛媛 |
31 |
制度反腐视域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研究——以山西省J市行政审批局改革为例 |
李思萱 |
32 |
数字平台场域意识形态认同机理的变化和应对 |
邱雪 |
33 |
邓小平“改革动力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贡献及现实启示 |
刘乐乐 |
34 |
“泛娱乐化”冲击下的青年奋斗精神及其培育路径 |
杨马 |
35 |
新质生产力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
高婧 |
36 |
共同富裕目标下关于促进财富积累机制规范的路径探究 |
郭天瑶 |
37 |
内蒙古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
苏文杰 |
38 |
涨落之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群关系变动探析——以粮食纾困为视角的考察 |
张仕林 |
39 |
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康妮儿 |
40 |
文旅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及优化路径 |
赵怡涵 |
41 |
习近平人民至上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
卫辰昕 |
42 |
非洲法语国家视角下的中国学研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认知评析 |
韩梦琦 |
43 |
人机交互的演变:拟人化社交机器人在文化传播中的新角色 |
马文雅 |
44 |
吉登斯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借鉴与重构 |
李宇昕 |
45 |
以县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及推进路径 |
何莉 |
46 |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觉 |
胡江南 |
47 |
论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本质上是“自觉的纪律” |
岳林熙 |
48 |
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传统文化底蕴 |
陈甜 |
49 |
传统节日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价值和运用 |
苏语彤 |
50 |
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许夏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