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威尼斯wnsr888
  • 加入收藏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威尼斯wnsr888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网】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7       点击量: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11月26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及全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专家学者60余人,共同见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揭牌成立,并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开展学术研讨,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

揭牌仪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张神根先后致辞,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的前期发起、宗旨目标等内容进行了介绍。郑庆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熊亮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胡长栓、西安交通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院长燕连福共同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揭牌。

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和实践自觉。张神根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各个方面就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理论解读和实践部署。一是确立了鲜明主题,很好地回应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宏观展望;二是明确了使命任务,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和世界意义,通过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最新思想引领,通过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的理论遵循,通过强调前进路上的“五个重大原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实践遵循;三是制定了方针政策,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制定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四是创造了外部环境,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四个方面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环境要求;五是提供了坚强保障,通过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风貌、历史主动的重要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重要方法论遵循。

中国人民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易认为,守正创新具有四个方面的丰富理论和现实内涵:第一,守正创新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的重要概括,既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又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第二,守正创新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当代运用与理论发展,尤其是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创新发展;第三,守正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机理,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两个结合”,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第四,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境界。

使命型本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历史和现实本质。胡长栓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在实践发展中不断被赋予内涵的概念,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工业化,因此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客观面对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实事求是地客观面对中国现代化的肇始和发展历程,实事求是地客观面对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的科学态度。他指出,人类文明发展历经了两种现代化类型,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然发展的现代化,二是发展中国家的自觉探索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属于第二种现代化类型,是一种具有历史沉重感的使命型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范式中,“中国式”不是目的,“现代化”才是目的,因此不能忽略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积极意义。要从历史事实和价值追求两个方面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学理与话语起源,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刻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术语的革命”的历史现实意义。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认为,从“工业化”到“现代化”,是一个学理与话语的伟大创造。“现代化”关于工业化基础上的国家发展目的的意蕴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确立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与话语先后历经三次历史性探索:第一次是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关于“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立国大争论;第二次是1933年《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的大讨论,这是中国知识界以现代化为题展开的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纲领影响下明确了社会主义式的现代化路向,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乃至世界经济思想史上都有重要意义;第三次是抗日战争后期国共两党关于“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大论战。

推进共同富裕在新征程中如何定位?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社会性”?如何立足“社会共同富裕”完善政策体系?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浙江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院长刘同舫认为,探讨共同富裕在新征程中的定位,应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框架、思路和结构的坐标中进行把握。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可以理解为“社会富裕”,具有人民性和社会性的双主体特征。“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必然意味着社会主体在物质、精神等方面都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并不排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社会”天然地具有差异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统一。刘同舫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要按照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弱有所扶、病有所医“七个有”的框架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需要社会向人们提供共同奋斗的“机会”,充分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

比较视域是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本然视域。北京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陈培永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式”代表的是一种可借鉴的稳定性样式、模式,是在推进“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探索出来的,与“西方式现代化”有同也有异。“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同”,既在物质技术层面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层面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权利化、平等化,在理念层面上的理性化、个性化、自由化。但从深层次上看,西方式现代化是以资本和市场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是资本和市场逻辑战胜特权和等级逻辑的现代化,但受具体国情的限制,中国式现代化是由先进政党力量领导的力求规避资本和市场逻辑又必须利用资本和市场作用的现代化,其本质上依然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国现代化特征与属性的理论概括。南开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院长刘凤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国现代化的内在特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国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共同指向了我国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国现代化的合规律性,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一般性与特殊性、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维度。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院长张润枝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起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认识自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认识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指向和精神特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推动中国现代化历史实践的历史总结和时代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人类文明宏大视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不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更蕴涵在文明理念、文明原则、文明形态上的创新,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明开拓和创造,对引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文明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创新了人类文明崭新的社会形态,也创造了中华文明当代发展的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历史演进中不断被赋予丰富内涵。南京师范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院长王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质的性质规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彰显自身特色的“五个特征”,具有彰显自身实践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的现代化,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现代化,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贡献的现代化。

会议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承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2211/t20221126_5566807.shtml

分享到: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
站点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

  • 西交马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 西交马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