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交叉学科论坛”第一百零三讲在兴庆校区主楼E-505会议室举行。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迎辉研究员应邀为威尼斯wnsr888(中国)有限公司师生作题为“马克思、现象学与形式生产问题”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王建辉副教授主持。
首先,马迎辉老师对现象学与马克思进行对话的研究路径及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他指出,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和社会历史的关注与现象学所倡导的“回到事情本身”的理念有着共同的追求,两者本质上都是从哲学的角度审视社会存在的变迁。而它们之间的分歧在于方法论上的差异:现象学的方法与唯物辩证法。马老师强调,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与马克思哲学都具有发现性的特质。马克思通过商品体的发生学建构,将“显现”这一现象学的核心问题置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之中;而现象学则从纯粹意识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生产资料在生产关系中的存在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因此,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马迎辉老师进一步指出,在现象学的发展历程中,形式问题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形式问题时,必须明确区分作为形式的“形式”与作为质料的“形式”之间的差异。基于此,他详细区分了胡塞尔的范畴直观与本质直观两种方法,并阐明前者并不适用于形式化关系的分析,相反后者通过形式变更的方法揭示了形式关联,从而为超越论的构造提供了可能。马老师还提出,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社会生产发展的本质规律,数十年后出现的现象学运动从纯粹哲学的角度回应了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生产运动时所发现的形式优先性。具体而言,马克思的哲学在形式问题上的方法论变革体现在《资本论》中,即从具体感性物转向对一般等价物、价值、商品产生的探究,本质上就是一种形式批判。
此外,马迎辉老师还深入探讨了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理论,认为海德格尔在前期通过分析存在者领会其存在的特性,例如“去-存在”,在其生存活动中显示存在的意义;而在后期,海德格尔则就存在本身探讨了此在如何获得其“绽出-生存”的能力,从而显示真理和存在的发生的意义。他始终是站在生存论角度,凸显形式显示的重要性,由此在探讨马克思的形式生产理论时,就易引发分歧:是人的现实生存揭示了形式显示,还是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在内的社会大生产过程揭示了形式问题。最后,马老师特别说明了形式生产在关照当前社会实践问题中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技术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现象和问题不断涌现,现象学和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研究应当与时俱进,关注创造新的形式关系,构建与新质、新形式相关的生产活动,以解决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随后,马迎辉老师和与会师生就基础存在论、形式化、价值形式分析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马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为从现象学视野理解马克思哲学提供了诸多问题意识和理论视角,拓宽了推进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视野。
最后,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